杨衍忠式的找矿者
杨衍忠式的找矿者
记吉林省第六地质调查所退休高级工程师李庚一
何丽芬
远远看去,一个衣着朴素精干瘦弱的人,健步走来,来到近前,你才发现这是一位年愈古稀的老人。他长方脸,小眼睛,高高的鼻梁,稀疏的花白头发散落在头顶,身高只有170左右。但就是这么一位貌不惊人的老人却有着一颗不老的找矿梦,为实现找大矿的梦想,退休十几年,在身体状况也不理想的情况下,仍然奋战在地质找矿的前线,他就是吉林省第六地质调查所退休高级工程师李庚一同志。
李庚一,男,生于1944年,朝鲜族。1968年10月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地质系普查专业学习,毕业后,他始终战斗在条件艰苦的野外生产第一线,历任地质技术员,地质矿产工程师,地质矿产高级工程师。曾任分队技术负责,分队长等职。1988年任六所副总工程师。于1999年12月光荣退休。
李庚一的足迹几乎踏遍吉林省地区。他几十年如一日,以苦为荣,尽职尽责,刻苦钻研技术业务,努力自学外语,团结周围的同志,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时时严格要求自己,身先士卒,带病坚持工作,以严肃的科学态度,顽强的拼搏精神,努力完成上级下达的地质找矿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投身地质以苦为荣
李庚一同志在1968年刚分配到白城第二地质队时,正处在十年浩劫时期,这个二十四岁的青年大学生头脑清醒,既不参与武斗,也不介入两派的派性斗争,只是默默地埋头工作,钻研技术业务。他积极投入野外地质找矿工作,听从分配,不讲价钱,只要是地质找矿工作,叫干啥就干啥,干就干好。他带组也好,带队也好,总是吃苦在前,以身作则,与普查组同志奋战在深山老林,人迹罕至的地方,吃凉饭,喝生水,蚊咬虫叮,不怕累,不叫苦,出色完成每项地质找矿任务。一九八二年,身为分队长兼技术负责的李庚一同志带领一个普查组从延边转战到集安县上活龙地区开展金矿普查。他们面临汽车不通,又无牛马车可雇的困难条件,他率领全组同志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肩背行李,炊具及地质装备,徒步翻山越岭近40华里到达工作地点,他鼓动同志们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都过来了,我们吃这点苦算得什么!在他的模范带头作用影响下,全组经过一个月的艰苦细致工作,取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发现了有望金矿床,原始资料被所里评为优秀,为第二年工作提供了一个普查基地。八三年,李庚一同志率六分队进入该地区,圈定了几条工业矿体。省局确定该矿区为局重点矿区之一,并授于李庚一和他的同志们“找矿有功奖”,奖金五千元。
尽职尽责坚持原则
李庚一同志工作过的分队,同志们都称赞他,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对工作严肃认真坚持原则,对同志关怀备至,真诚相待。
李庚一同志因多年从事野外生产,艰苦的条件、劳累的工作,使他身患较重的肠炎和胃炎,正常时一天吃七八两饭,一犯病就只能吃点炒面,但他坚持带病工作,从不因此而休息或耽误工作。他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重大,除了管理全队技术业务工作,检查生产情况外,坚持和普通技术人员一样,深入现场,亲自抓第一手资料,保证野外取得的每一份原始资料,每一个数据都符合地质设计或规范的要求。一次,他得知几个探槽的资料和数据发布在第二天要报所部,正值天下着大雨,他二话不说,带领管工程的同志冒雨上山,终于取回了第一手资料和数据,到家时已淋得浑身湿透,象个“落汤鸡”了。李庚一同志强烈的事业心不仅表现在八小时工作时间内勤恳扎实地忘我工作,还表现在业余时间经常加班加点,整理资料,勾绘图件,考虑工作。在他的带动下,全队技术人员都能尽职责,下苦功,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
李庚一同志对待技术业务是那样严肃认真,对待原始资料的质量更是一丝不苟,坚持原则。在一次质量检查中,分队一名比他早毕业多年的工程师负责的地质组,出现原始资料勉强被评为二类的事,按规定可以不返工,只需修改即可,他提出全部推倒,重新复查。在讨论这位工程师能否入党的支部大会上,他严肃地指出,作为一名工作二十多年的老技术人员,又要求入党多年,组织上应当考虑,但是从技术业务上出现这样的事是令人婉惜的,是说不过去的,因此有必要再考察一段时间。
刻苦钻研业务精湛
李庚一同志为了适应地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需要,利用一切空余时间,刻苦钻研技术业务,努力学习和翻阅地质技术书籍和期刊,还挤时间自学日语和英语。他说,地质科学技术正在向深度广度发展,我国虽然也发展得很快,但与美、苏、日等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必须努力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填补我国的不足。他十余年来始终坚持业余时间自学外语,技术业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反映在地质找矿工作上,凡是他工作过的地区,经他亲自编制的各类图件,不仅及时准确,而且清晰美观,上级去检查工作,或是他到所部汇报工作,领导无不称赞他成图及时,结构合理,能较好地反映客观地质情况。他自觉日语也达到了可以翻译一般地质科技文章的水平,并能阅读部分文艺作品。他不仅自己带头钻研业务,还经常鼓励周围的同志,尤其是年青技术人员努力学习技术业务,使全分队刻苦钻研业务员,以老带新切嗟业务,互帮互学的氛围越来越浓。
老骥伏枥志在找矿
年青时的李庚一在工作中积极努力,得到大家的认可,获得过很多荣誉。连续三年被评为局级先进工作者和所级优秀共产党员。自参加工作以来主要参与了《白城地区乌布林地区铬矿矿普查》《白城地区巴洛哈达矿区及外围地质普查》《白城地区大石寨幅1:5万区调报告》《延边金城洞金矿普查》《延边汪清县杜荒岭金、多金属矿详查报告》《汪清县九三沟金矿详查报告》《吉林省汪清县金苍地区金铜矿成矿远景区划说明书》等等。1985年在全国发行的“世界地质“杂志上发表译文《地幔的非均质性与地球的演化》。评价了下活龙中小型金矿,金沟岭金矿点初查基地,九三沟金矿等二处详查基地等。
自1988年任所副总工程师以来,他仍然以技术管理为主,1989-1992年亲自带队完成了《汪清县幅、十里坪幅、金沟岭幅》1:5万区调的连测任务,成果为良上级,发现金沟岭金矿点初查基地,获省局找矿奖。
李庚一同志于1999年退休后,仍然为六所的找矿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他说,因为在岗时没有找到大矿,认为自己什么也没有干,所以现在要抓紧一切时间,用毕业的精力和经验努力为六所找到一个大矿,这样才能安心地回家养老。老中青三代地质人对他的印象是言语不多,踏实肯干,刻苦钻石,亲力亲为。近几年,李庚一同志身体一直不太好,做过一次大手术,就是这样的一位可亲可敬的老地质工作,每天拖着病弱的身躯,查找资料,亲自到野外实地踏勘,发现有价值的找矿线索。现在的他,对名和利都置之事外,一心想找矿、找大矿,完成一个地质人的找矿梦。他是我们全体地质工作者的楷模,更是年青的地质技术人员学习的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