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国际

地质队的女队长

    那一年的春天,一个女工程师,率领一个地质分队,开进一条老国企所在的山沟,开展新一轮危机矿山接续资源勘查。如今,春风几度山又绿,在这个老矿山的深部和外围,女工程师和她的团队,累计提交了7600多万吨铁矿的资源储量。这一突破性的找矿成果,使她的名字享誉业内,更多的人们开始知道了这位

 

地质队的女队长

吉林省第四地质调查所高级工程师路恩兰

金文革

 

在路恩兰的职业生涯中,有较长的时间段都担任野外分队的队长兼技术负责,同事们习惯叫她路队。做野外分队领导不简单,很像军队的下级指挥员,所承担的任务都很具体、也很艰巨,既要有过硬的素质并善于指挥,还要能冲锋陷阵不怕牺牲。那么这样看来,能胜任队长的女性就更不简单了。事实证明,路队真不简单。曾几何时,业界开始有人指名道姓的找她,原因就是,这个路队能找矿。

(一)

2008年春,板石沟。

板石沟是一条山沟的名,位于吉林省白山市北约8公里处。板石沟也是吉林省一个大型国有矿山企业——通化钢铁集团板石沟矿业公司的所在地。

这一年,通化钢铁集团板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板石矿)找到了吉林省第四地质调查所(简称四所),委托四所开展矿山深部生产勘探,查找新的资源以缓解矿山资源危机,当时,板石沟铁矿的保有资源储量严重不足,服务年限已经达到了危机界限。四所领导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路恩兰。

路恩兰带队(5人)进入板石沟矿区后,在8号矿组选择最佳勘探线,布置了4个钻孔同时钻探施工。然而一排孔钻到设计见矿深度却没有见到矿,这时孔深在340米。这个情况让路恩兰心里犯嘀咕了,她相信设计没问题,结合物探资料,钻探工程布置是正确的。路恩兰又和分队主要技术人员一起,对各钻孔所见岩性特征,以及勘查区地质构造进行分析,对矿区老资料重新研究。最后路恩兰大胆断言,布孔位置没错,矿体就在下面,只不过是矿体产状变陡,钻孔深度不够

板石矿业的领导也在关注着钻探情况,当路恩兰提出调整钻孔深度时,继续往深部钻探时,板石矿业领导班子有些犹豫,不过看到路恩兰很有信心,就同意钻孔深度再加深一倍。于是路恩兰指挥钻机继续向深部钻进。此后的日子里,路恩兰每天早晨睁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往机台打电话,第一句话就是四个字见矿没有?匆匆扒口饭她就奔机台去查看,有时晚上910点钟还要到机台看看,到机台要有一大段的山路,两个女的走在树林里,膝盖的滑膜炎使她有时不得不侧着身子走,但她仿佛没什么感觉。就这样钻孔深度已经到了500多米,依然没有见矿。

  这天,路恩兰又在机台蹲了大半天。当钻进至590多米的时候,还是没什么动静。17点多当她要下山的时候,机台上有人喊:路队见矿了,路恩兰回应说,没提钻见什么矿?她赶快过去一看,钻孔冒出的泥浆开始发铅黑色,把吸铁石放在泥浆里,发现上面吸附着铁矿粉屑。路恩兰心里一亮,是见矿了,不要停,继续往下打。现在来看,这见矿的第一钻,就是拉开了板石沟深部找矿突破的帷幕。据三分队的同事讲,板石矿业的领导事后曾说过这样的话:以后路队说在哪里打钻就在哪里打,说打多深就打多深,听她的。就这样一路钻下去,78组共施工钻孔52个,见矿孔45个,见矿率88%。完成钻探工作量25752.45米,预估新增加资源储量20000千吨左右。

这还只是开始,转过年,路恩兰带领三分队再接再厉,又相继完成了161718矿组的深部勘查工作,施工钻孔93个,完成钻探工作量45054.53m,新增资源储量30155.76千吨加上8矿组的新增储量,4年年为板石沟矿业共增加资源储量50000千吨。

路恩兰一战成名。有些矿权人、企业老板开始点名找她做找矿勘查。2012年路恩兰被白山市人民政府聘为白山市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专家顾团顾问。

 

(二)

  后来有人问路恩兰,那时候钻孔深度增加了一倍后,假如还没见矿怎么办?路恩兰说那说明对资料的综合研究不到位,造成找矿思路不对,对资料进行重新研究对比,找出问题调整设计,继续打。路恩兰就是这样一个人,只要她认准了目标,就会碶而不舍。就像当初,她选择做一名地质队员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奔着这个目标,路恩兰一路走了下来。路恩兰坦言,进了地质队从来没有过想离开的念头。

19808月的一天,从长春地质学校毕业的路恩兰,分配到了通化的第四地质调查所,下了火车直接就被地质队的大卡车,到了野外,开始了她的地质生涯。韩雪是当年路恩兰所在分队的技术负责(后来任四所总工),也是他把路恩兰从火车站接到野外分队的。在他印象里,这个新毕业女地质员寡言少语,做起事情很专。参加工作第一次画探槽发现矿体上的不对,就老师傅做完的图,看了几个人的都和实际不一样,她心里犯嘀咕,又反复的看资料查野外记录,最后在野外记录本上发现了换算表,终于弄明白了要视倾换算。转过年钻探编录,别人可能几天去一次钻探机台,她天天都去,从驻地到机台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有时候她不光去本单位的机台,还特意绕道去兄弟单位的机台去看看,搜集一些资料。早上背个饭盒就走了,很多时候都是她一个人在山里走,也不感觉害怕。路恩兰回忆当时说,那时年龄小心也粗,没有害怕的概念,也不觉得累,脑袋里就是编录那点事,别的啥也不想。每天从机台回来后,她就整理从机台编录的地质资料,画地质柱状图、剖面图。其实这些工作不一定非要当天就完成,但是路恩兰有一股劲,一干起活就放不下,活不干完不舒服。路恩兰平时话不多,喜欢心里琢磨事,每施工完几个钻孔她就纵向剖面琢磨矿体走向上变化规律,掌握新开剖面钻孔的见矿位置。

  就这样几年的野外工作,增加了路恩兰的实践经验,提高了技术水平。分队的领导经常把路恩兰编录的钻孔作为示范,当时的分队长说,小路估的矿品,误差就零点几

  接触路恩兰,会感觉到她身上浓重的职业气息,你不会把她看成经商的人,也不会把她当成从政的领导,地质工程师才最合乎感觉。因为她就是从地质员、项目组长、技术负责、分队长、副总工程师这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采访路恩兰,几乎没听她说起野外工作如何如何艰苦,似乎那些肯定会有的艰苦没给她留下太多印象。她总是从技术角度,从工作思路谈自己。路恩兰和爱人同在一个单位工作,她的爱人叫高明珠,也是地质高级工程师。高明珠说:我家老路好像天生就干地质,干起活来别的什么也不想,打钻不见矿对她来说就是事

  韩雪评价路恩兰说,搞科研是需要一定的理论高度的,小路是中专毕业,相对起点低、理论底子薄,有些科研项目对她来说是有很大困难的,但是现在她作的很好很成功,因为她爱琢磨,很实干,也很执着。

韩雪说的科研项目,指的就是板石沟科研项目。

 

(三)

  我们不妨再说说板石沟铁矿区,还是以8矿组的找矿突破为例。

  在此之前, 8矿组为一向形构造,矿体走向为南北,倾向西,因此补勘时已封矿。路恩兰率领三分队进入板石沟,在编写勘查设计前,对以往地质、物探资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综合整理,对板石沟复式向形进行构造变形研究。认为板石沟成矿带整体走向近东西,分布地北成矿带的8矿组总体走向近东西,倾向南。由于受多期次变质变形作用,矿体沿走向及倾向均发生褶曲,产状变化大。总结以往地质资料,找到突破口,进行《吉林省白山市板石沟铁矿8矿组深部补充勘探》工作设计,将找盲矿体目标放在成矿带内的各矿组之间,勘探线方位南北向布设,使矿体沿走向东西拖开,倾向选择主勘探线摸清矿体产状变化后展开。8矿组在+600+700标高之间找到了矿体最厚大的位置。使8矿组矿体形态产生了变化,不只是资源储量上的突破,主要是找矿模型上的突破,敲开了板石沟深部找矿新思路。

  通俗的理解,就是路恩兰的找矿思路和观念,是站在板石沟大的成矿带的高度,从板石沟复式向形构造的控矿规律着眼,而不是孤立地研究各个矿组。其实是南北两个成矿带,8矿组与东西相邻矿组构成北部成矿带。事实证明路恩兰的理论是正确的,经过工作查证地表出露分别是8910的三个矿组,其实在深部是相连接的一个大矿体,同属为8矿组。

  科学的找矿思路带来的是明显的成果,自8矿组突破后,2012年完成板石沟铁矿上青矿深部勘查,2施工钻孔60个,完成钻探工作量24044.58m,新增资源储量矿石量10222千吨。2008-2014年,板石沟矿业的5个矿区内的各个矿组,都相继开花结果,共新增资源储量60000多千吨。同时在板石沟铁矿外围新增了三个中小型铁矿床,特别是板石沟复式向斜西部翘起端发现木通沟深部盲矿体群,说明板石沟构造变形研究指导了板石沟深部找矿方向,三个矿床提交资源储量16217千吨。几年总计增加76000多千吨铁矿资源储量,几乎相当于再发现了一个板石沟铁矿。2011年板石沟铁矿勘查项目列为吉林省十一.找矿突破重大成果。2012年吉林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一奖。

  现在看来,板石沟的找矿突破,三期规模性构造变形理论的运用起了决定性作用,根据这个理论产生了正确的找矿思路,更重要的是,为这一地区的下一步找矿指明了方向。这就是应该是韩雪说的理论高度,路恩兰达到了。还不仅仅如此,后来的发展更表明了路恩兰眼光开始放的更远,她又琢磨了更多的事。

 

(四)

  板石沟找矿有了突破后,路恩兰看到了板石沟成矿带找矿前景,在省国土厅、白山国土局和所领导的支持下,她带领分队开始了整装勘查区的立项工作,主笔编写了《吉林省白山市板石沟地区铁、金矿整装勘查实施方案》,这个方案2013年被国土资源部专家评审通过,被国土资源部2013年第18号《国土资源部关于设立第三批整装勘查公告》设为第三批31片整装勘查区之一。为吉林省十二.找矿战略突破纲要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远景区。2013年整装勘查项目对接,路恩兰所带分队申请国家项目2个,项目设计被国土资源部评为优秀设计,任务书于2014年下发。科研项目与院校合作,开展板石沟铁及金矿整装勘查关键基础地质研究,建立板石沟“三位一体找矿预测模型2014年获得项目经费320万元。板石沟铁矿接替资源勘查2014年争取项目经费945万元。

  此时路恩兰在这个700多平方公里的整装勘查区做的事情,不仅仅是打打钻、写写报告,更主要的是通过地质科研,找出成矿规律,指导和引领找矿突破。有人说这些事真不是一个地质分队长应该去想和做的事。但是路恩兰不这样认为,她的想法是,只要是能找到矿,能为地方经济和单位发展有利,就要积极去做。

  路恩兰把事琢磨大了,她的分队也更忙了。路恩兰的爱人高明珠现在也在路恩兰的分队,他说2014年分队干了10项目,平均每2个人就负责一个项目,在野外一个人要同时看2-3台钻机。退休老总工韩雪也被路恩兰聘为分队技术顾问,帮着写地质报告。接受采访时韩雪表示,写完手头的报告就不干了,这个分队活太多,太累了。

  路恩兰的分队是在四所是公认的最忙的分队,当然也是效益最好的分队。2008年,这个分队还被评为通市工人先锋号。路恩兰本人也过得过一系列的荣誉称号,比如2010年评为省科技创新能手;2011年获得通化市五一劳动奖章;2012年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20127月获吉林省地矿系统职工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201212月获省科技创新标兵等。

 

(五)

  一系列的荣誉,让路恩兰的头上有了光环,但是,在职工的眼里,每个人都有其感受最真实的路队

  路恩兰的丈夫高明珠说:我家老路工作不糊涂,其他事就有些迷糊,有时候你和她说工作以外的事,她眼睛看着你直点头,过后又问你刚才说啥了?思想其实根本没在和你交流,想着她的活呢。她在家的作息时间没有规律,也许下班吃完饭就睡了,睡到半夜就醒了,点灯熬油的写设计写报告。也许下班后饭没吃就一直工作到半夜才睡。

  路恩兰的时间概念混乱同事们都有领教。老总工韩雪说,一次他出门,在火车卧铺上后半夜手机响起,他一看是路恩兰的电话,由于是半夜,怕接电话吵醒其他旅客所以没接听。第二天把电话打回去,路恩兰说当时想起一个项目上的技术问题想问问,韩雪苦笑。201411月在吉林省开板石沟科研成果研讨交流会,与其合作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刘天佑教授会后说,路队整天想的就是板石沟,发给我的邮件都是后半夜的。很多分队上的同志们都说,他们常常在第二天发现路队传到他们电子邮箱里的邮件,发件时间都是在半夜时分。路恩兰工作起来常常想不起吃饭,女同事就经常说帮她买些吃的,她就说捎个烤地瓜。难怪有的同事开玩笑的说,路队工作起来就像打了鸡血。

  女队员孙悦说,女同事和路队出差的机会相对较多,因为同住一间比较省房费。路队在出差也是工作到很晚,她会先招呼你一起睡下,等到你睡着了,路队就悄悄的起来干活,她怕影响你睡觉,把台灯开的很小。

  路恩兰的分队里有不少年轻人,他们在提到路恩兰的时候都使用另一种称谓-“路姨。曹建说,路姨工作很忙,但是只要年轻人有不会的问题去找她,再忙她也会放下手里的工作给你讲解,如果你要是没记清楚,过一会再去找她,她还是会耐心的讲解,直到你懂了。杜云龙说,当初来这个分队实习,路姨就安排你做你不熟悉的工作,在干中学,学中干,很快就撸出来,真能学到东西。他还讲到,有一次他边干活边带着耳机听歌,被路姨看到训了几句,当时他并不以为然,当他交报告时被发现由于马虎除了错误,路恩兰指出了错误并教育他工作要认真严谨,那时他面对路姨心里感到很愧疚,在以后的工作中改正了缺点。车海龙说,在野外驻地,半夜上厕所都看见路姨的房间灯半夜还亮着,而早晨都是路姨第一个在食堂等大伙吃饭。他一次和路恩兰去北京申请立项,和路姨到北京住到宾馆已经是后半夜2点了,早晨6点起床吃过早餐就开始作多媒体演示件,一干就是一天一夜,他深深地体验了路姨对待工作的勤奋和严谨。

  跟着这样的队长干活是不是很累,职工们坦言肯定是感觉比较忙碌,几乎没有休息日,因为活在那里摆着呢,想休息也不能休啊。这么多年下来,家里人都习惯了,如果哪个休息日没加班,家里人反倒觉得奇怪了。但是,他们都很喜欢自己的团队,也配服自已的队长,有一次板石沟外围施工0线一个钻孔,到设计见矿位置没见矿,投资三方技术负责人到分队问为什么没见矿,你们这资料不准,当时我们路队去长春开会,我们怎么解释都不行,只好给队长打电话,队长问多深了,钻头在什么岩性里,我们说是花岗岩,什么颜色、暗色还是艳色、粒多粗?她说穿透这层花岗岩就应当见矿了。没过多长时间机台打电话告诉我们见矿了,见了近10米的矿,投资方代表不说什么了,我们心里通快。另一方面,单位的政策好,分队的效益好,职工的收入多。年轻人杜云龙说,在分队干了34年,他就买了自己的房子并且结婚成家了,这是很多同龄人达不到的。另一方面,他们都感觉到,路队其实是一个很贴心的领导。

  孙中雪说,队里每个人都有一摊工作,你不干就得有人替你干,当她怀孕的时候,路队总是让她早点回家,休息日也不要来加班。那么这些活怎么办?她听说路队加班的时间比以往更长了。每逢节日,只要她不出差,在野外值班肯定她,冬季收队回来加班还是路队。

  有的女职工说,有时候加班到很晚,路队就让她们打车回家,她们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每次路队都会记住出租车的车号,并且在她们到家后都接到路队的电话,问问安全到家了没有。有时候,晚上路恩兰的爱人来接她,她会让丈夫先把其他女同志送回去。马明是队里的三名回民之一,他说在野外工作期间,路队总不忘告诉厨房经常买清真的牛肉。高艳说,她父亲病重在长春住院期间,路队出差到长春,再忙也会抽时间来医院看一下,每次都着急忙慌。后来父亲去世了,出殡那天,路队正好出门很晚才回到通化,没回家就直接来到高艳那,高艳感动的说路队你出门那么累,这么晚还来,路队说家里这么大事再晚也要来看看的。职工们都说,路队就是这样,队里谁家有个事,她都组织大家到场帮忙。

  和那些荣誉称号相比,同志们的讲述更让人感到了一份真切。全国百万地质大军中,路恩兰这样的女性何止千万,她们就在我们的身边,在平凡的岗位上作着平凡的工作,但是,在她们的身上诠释的,正是以找矿立功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献身地质事业为荣的不平凡的地质人精神。

责任编辑:

吉ICP备05001602号 吉公网安备:22000002000021号

娱乐十大博彩公司 各大菠菜网 靠谱买球app推荐 伟德体育 BET365中文平台 河南省林业局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科技局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林业局 铁岭市科技局 驻马店市林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