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五所在我省西部找矿空白区开展大规模矿产资源调查
(本网讯)近日,省地勘基金管理中心组织专家,对正在进行的吉林省洮南胡力吐—长久地区矿产资源调查项目进行化探取样质量野外专项检查。项目工作区处于著名的大兴安岭成矿带的西段南缘,具有较好的贵金属及有色金属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潜力较大。但在该地区多年来地质找矿未取得重大的突破,主要原因在于其特殊的地球化学景观条件及取样难度和精度等。为了尽快在本区实现找矿突破,从2016年省地勘基金投入资金开始专项调查工作。
吉林省洮南胡力吐—长久地区矿产资源调查项目由省第五地质调查所承担。项目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化探手段,提供系统可靠的地球化学资料,圈定地球化学异常,并对异常进行筛选与评价,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专项地质调查,优选出3—6处找矿意义较大的异常进行重点查证。据五所所长刘兴桥、总工卢兴波介绍,这个项目总测区面积1111平方公里,在这个区域内,他们依据1:5万地球化学普查规定,系统采集沉积样品,测试17种化学元素。完成路线地质调查、地质测量、土壤测量及各种剖面测量等实物工作。
专家在检查中,到野外监督了采样人员的整个操作过程,看到洛阳铲穿过了地表风沙运积物和淀积层取得样品,专家表示样品质量高、代表性强。据专家说,该地区常年风沙,地表大部分为沙土,如果取不到淀积层以下的样品,就不会获得可靠的地球化学资料,以往之所以没有突破与此有很大原因。据了解,五所为高质量完成项目,于2016年下半年就在该地区进行了1:5万土壤测量方法实验。2017年组建了高效精干的项目组,于5月初到达工区后,首先学习相关工作规范,并结合野外实地进行了采样实际操作。他们严格质量制度管理,采样过程均采用手持GPS定点及航迹监控。采样小组对每个采样点实时拍照,照片内容需清晰反映采样点号及采样深度,照片当日传回项目组以备检索。
专家经过检查,认为地质五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严格按项目实施方案执行,野外采样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为该地区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可靠支撑。截止到6月上旬,五所项目组已经完成1:5万土壤测量面积400平方公里,占总工作量的36%;采集土壤样品3800多件,完成1:5万路线地质调查面积80平方公里,地质观测点156个,占总工作量的16%。
吉林省洮南胡力吐—长久地区矿产资源调查项目由省第五地质调查所承担。项目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化探手段,提供系统可靠的地球化学资料,圈定地球化学异常,并对异常进行筛选与评价,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专项地质调查,优选出3—6处找矿意义较大的异常进行重点查证。据五所所长刘兴桥、总工卢兴波介绍,这个项目总测区面积1111平方公里,在这个区域内,他们依据1:5万地球化学普查规定,系统采集沉积样品,测试17种化学元素。完成路线地质调查、地质测量、土壤测量及各种剖面测量等实物工作。
专家在检查中,到野外监督了采样人员的整个操作过程,看到洛阳铲穿过了地表风沙运积物和淀积层取得样品,专家表示样品质量高、代表性强。据专家说,该地区常年风沙,地表大部分为沙土,如果取不到淀积层以下的样品,就不会获得可靠的地球化学资料,以往之所以没有突破与此有很大原因。据了解,五所为高质量完成项目,于2016年下半年就在该地区进行了1:5万土壤测量方法实验。2017年组建了高效精干的项目组,于5月初到达工区后,首先学习相关工作规范,并结合野外实地进行了采样实际操作。他们严格质量制度管理,采样过程均采用手持GPS定点及航迹监控。采样小组对每个采样点实时拍照,照片内容需清晰反映采样点号及采样深度,照片当日传回项目组以备检索。
专家经过检查,认为地质五所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严格按项目实施方案执行,野外采样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为该地区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可靠支撑。截止到6月上旬,五所项目组已经完成1:5万土壤测量面积400平方公里,占总工作量的36%;采集土壤样品3800多件,完成1:5万路线地质调查面积80平方公里,地质观测点156个,占总工作量的16%。
局办公室/金文革
五所/都蕾
文字编辑/张海洪
五所/都蕾
文字编辑/张海洪
责任编辑: